| |||
| |||
佛经是在佛般捏磐后,佛的弟子门把佛在各处讲经说法的内容汇编而成的经典。它是指导我们修行的指南针。对于如何阅读佛经,历代祖师早有所言。现结合我自己的经验,冒昧地谈一谈我阅读《六祖法宝坛经》的体验。 释迦牟尼佛在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一个至理名言----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 据《六祖法宝坛经》介绍,六祖慧能听五祖弘忍大师讲解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而大彻大悟。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其著作《金刚经说什么》中对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做过详尽的阐述,并谈过“无所住即是定”的论断。 读了这些佛学经论,我承认在文字上或理性思维上能理解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之意,但在文字上或理性思维所得并非佛理。因此,在实践中得不到任何益处。每当打坐的时候,对室内钟表的滴答声和室外儿童吵闹的声音非常反感,同时采取一切措施控制内心的妄念,其目的是想追求一个所谓“空”的境界。在日常生活中间,为追求内心的平静,总是克制自己,尽量不让自己的感官接触外界可能让人心动的东西。一旦出现妄念或烦恼,总想采取一切办法控制它们。有时适得其反,越是想控制妄念或烦恼,妄念或烦恼出现的越来越厉害。我想许多初学者都有这种经历。其实所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,皆违背了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之理。 最近,我从互联网上下载了英文版的《六祖法宝坛经》。由于有一些生僻的佛学上的生词,我阅读的速度比较慢。但我把整个身心都投入进去了,几乎花费了半天的时间在电脑上仔细阅读,当读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时而稍微有所领悟。当天夜晚阅读完毕,我去打坐,刚一上座就自然而然地初步体悟道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之意。那时,我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观照的了了分明,对外界的声音听的清清楚楚,但毫不执着。从此以后,行走坐卧时皆如此。至此,我才真正理解大珠慧海禅师在《顿悟入道要门论》中所言:“于诸法无所住,名禅波罗蜜,即是禅定”。根据自己的有限的体验,我曾写了一篇《无所住和禅》的英文文章,刊登在美国虚云禅院的网站上。其实,无所住之心就是我们们无始劫以来所具有的,但因执着、妄想而不能显现的真如之心。《顿悟入道要门论》言:“无住心者是佛心”。 因此,我认为求解就是用我们自己的整个身心去阅读、体悟佛经。求证就是用我们自己的修行实践为佛经作注脚。如果自己没有体悟到,仅在文字上或理性思维上解释佛经或为佛经作注脚,所得结果根本就不是佛理。诚如古人所言:“依文解字,三世佛冤”。
|
星期一
2003 07 31
|
虚 云 禅 宗
Email for Information |